副食品│寶寶麵疙瘩(10M+)。小籠包的副食品初體驗

小籠包11~12M

IMG_0261.JPG

小籠包初體驗食材:起司粉 (其他食材請參閱相關文章)

副食品食譜傳送門>> 馬鈴薯泥蘑菇馬鈴薯濃湯

 

小籠包一直以來都是個麵粉肚(就是很愛吃麵粉製品的意思)!舉凡麵包、吐司、烏龍麵、麵線等等,吃的意願總是比粥品還要高!所以吐司兒在小籠包的副食品後期反而是粥品的食譜分享得相當少!

很早的時候吐司兒就想到要做麵疙瘩給小籠包,但是一般我們認知的麵疙瘩都是非常Q彈的,寶寶其實不好入口,後來上網找食譜發現居然有義式麵疙瘩這種料理!

中式麵疙瘩主要食材就是麵粉而已,所以口感是有韌性的,但是義式麵疙瘩有別於中式的口感,因為加了馬鈴薯與起司粉,不僅口感軟嫩還有更多營養呢!

食譜內有特別添加飲氧品,飲氧品是由22種全食物研磨成粉,訴求天然、健康、無糖、無人工添加物的營養品飲品,除了可直接沖泡飲用外,還可以入菜唷!

因為這道食譜有加起司粉,所以建議月齡大一點的寶寶享用,月齡較小的寶寶要吃的話,建議可以直接省略起司粉唷!

 

適用10個月以上

 

材料

中筋麵粉⋯⋯⋯⋯⋯⋯⋯100g

馬鈴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2顆

雞蛋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1顆

起司粉⋯⋯⋯⋯⋯⋯⋯⋯適量

飲氧品⋯⋯⋯⋯⋯⋯⋯⋯2大匙

註:食材份量與比例請依寶寶食用量斟酌調整

 

作法

1. 馬鈴薯徹底洗淨後入電鍋蒸熟。

2. 將蒸好的馬鈴薯去皮後壓成泥狀,加入雞蛋與起司粉拌勻,分次加入麵粉。

3. 徹底將麵團揉均勻,揉到看不到麵粉,準備一盤麵粉(手粉,避免沾黏),將麵團分成適口大小。

4. 直接將分成適口大小的麵團壓扁完成麵疙瘩。

 

小筆記

吐司兒因為是要做成寶寶適合咀嚼的軟嫩度,所以麵粉加得比較少,製作過程會非常黏手!

如果要避免黏手狀況,建議可以提高麵粉份量或者用烤箱方式將馬鈴薯烤熟,只要水份降低麵團就比較不會沾黏,當然口感也會比較有嚼勁唷!大家要自行評估一下寶寶可以吃的軟硬度!

 

作法圖解

IMG_0262.JPG

▲備妥食材:馬鈴薯、中筋麵粉、雞蛋、起司粉跟飲氧品。

 

飲氧品是什麼?

22種純天然成分:辣木、剌五加、冬蟲夏草菌絲體、燕麥纖維、黑芝麻、青仁黑豆、紅蘿蔔、南瓜、綠豆、香菜、馬鈴薯、海藻鈣、糙米、大麥、黃豆、高麗菜、燕麥、香菇、黑糥米、菊苣纖維、菠菜、海帶芽。

✨ 高纖、高鈣、高鐵

✨ 低塩、低卡、低热量

✨ 好吸收、好消化

✨ 吃素、孕婦、哺乳、寶寶、腎病、糖尿病全部都可以喝

 

IMG_0264.JPG

▲首先先把100g的中筋麵粉跟2大匙的飲氧品備好。

 

IMG_0265.JPG

▲100g的中筋麵粉約一碗飯的份量,家裡若無電子秤就裝一碗飯的份量唷!

 

IMG_0263.JPG

▲馬鈴薯徹底洗淨後入電鍋蒸熟。

 

IMG_0266.JPG

▲將蒸好的馬鈴薯去皮後壓成泥狀,加入雞蛋與起司粉拌勻,分次加入麵粉。

 

IMG_0267.JPG

▲徹底將麵團揉均勻,揉到看不到麵粉,準備一盤麵粉(手粉,避免沾黏),將麵團分成適口大小。

 

IMG_0268.JPG

▲直接將分成適口大小的麵團壓扁完成麵疙瘩。其實真正的義式麵疙瘩形狀跟做法是這樣,請見影片!

 

 

IMG_0269.JPG

▲麵疙瘩滾水煮熟撈起再加入一些高湯就可以食用囉!

 

小籠包小分享

IMG_0270.JPG

▲吃麵疙瘩當天下午小籠包去國立台灣博物館的南門園區玩玩!

 

IMG_0271.JPG

▲除了一樓的常設展之外,二樓也有適合寶寶的展覽,這次帶小籠包去看阿農奇幻冒險之旅-新農有機樂活玩特展,這個展覽只到2017年年底唷。

 

IMG_0272.JPG

▲南門園區戶外也很美麗唷!很推薦給大家一起去參觀看看!

 

以上,小籠包的寶寶麵疙瘩初體驗!謝謝收看!

 

❤吐司兒愛分享❤

如果你喜歡吐司兒的文章歡迎按讚加入粉絲專頁,隨時收到新文章通知喔!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oasttalk.blog/

 

 

延伸閱讀:

更多副食品速成請點選> > 副食品懶人包

更多副食品相關文章請點選> > 副食品之路

更多小籠包4M+副食品食譜文章請點選> > 小籠包5~6M

更多小籠包6M+副食品食譜文章請點選> > 小籠包7~8M

更多小籠包8M+副食品食譜文章請點選> > 小籠包9~10M

更多小籠包10M+副食品食譜文章請點選> > 小籠包11~12M

副食品│寶寶油蔥粿(10M+)。小籠包的副食品初體驗

副食品│珍珠丸子、紅扁豆丸子(10M+)。小籠包的副食品初體驗

 

 

You Might Also Like